专利之殇:他明白了专利,学费是300亿

看过《大话西游》的朋友都听过一句台词:“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好好珍惜,直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

 

遗憾,是人生的必修课。

 

有些遗憾无足轻重,就像地铁,错过了这班,再等下班就是了。

 

但有些遗憾,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开决战,战前,他让一个铁匠给自己的战马钉掌,但由于铁片不足,最后一个掌缺了一个钉子。由于缺了这个马掌钉,战马在冲锋时马掌脱落,理查三世连人带马跌倒在地,不明原因的士兵误以为国王中箭死亡,纷纷转身逃命,受伤的国王理查三世被俘,最终丧命敌手,也丢了国家。

 

战后,英国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本篇故事的主人公顾泰来,也因为一个专利失误,丢掉了“共享单车”的帝国。

 

01.宏伟蓝图:交通专家的奇思妙想

 

在公共交通领域,一直有个“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一公里主要是指地铁站或巴士站点到目的地的距离。如果走路,可能要花20分钟。如果转车,等车的时间可能还多于走路。不仅增加出勤的费用成本,还增加时间成本。

 

针对“最后一公里”难题,政府提出“有桩公共自行车”的解决方案。

 

有桩自行车的方案类似于公交站点,在城市诸多地点设置公共自行车站点,用户通过刷卡使用,在指定地点取车,在指定地点还车。

 

永安行作为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先行者,为政府提供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截止2016年底,建设约3.2万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注册会员达750万人,累计提供超过7.5亿次的出行服务。

 

“有桩公共自行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但不是每个用户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周围都有公共自行车站点,所以“有桩公共自行车”又制造了新的问题——取车难,还车也难

 


图片[1]_专利之殇:他明白了专利,学费是300亿_知识产权零距离网(IP0.cn) 

1 有桩公共自行车站点

 

这个时候,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计算机工程学博士的海归专家,入选“千人计划”的顾泰来站出来了!

 

2009年,他提出一种“无固定取还点的自行车租赁方案”,也就是“共享单车”的前身

 

在这个方案中,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如手机)完成身份认证,随地租车和随地还车。

 

花了近两年时间,顾泰来不断地写方案,不断地做仿真。最终在2010年完成这一项目,并申请了专利,最终获得授权。

 

但当时,受限于网络质量、流量价格、合作对象等多方面因素,顾泰来最终未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看着握在手里的专利证书,保护期限是20年,顾泰来相信时代终究会给他舞台,将他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快速从2G时代迈进4G时代,相比于2010年,网络质量大幅提高,流量价格大幅下降。

 

顾泰来苦苦等的机会,来了!

 

 

02.共享单车:站在风口上的猪

 

雷军有个金句:“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上,“共享单车”是不少创业者惦记的大肥猪。

 

2016年,“共享单车”处于起步阶段,商业模式初步建立,ofo和摩拜均在这时间前后成立。其它多家品牌也成立,并且获得大量风险投资。甚至部分猴急的风投,企业调查都没做,就要打钱。

 

无利不起早的风投为什么会如此青睐“共享单车”的项目?因为它是一门好生意。风投们生怕错过下一个“腾讯”或者“阿里”。

 

这门生意的参与者有用户、平台、自行车产业链和政府。在“共享单车”中,用户获得了方便,平台获得了流量,自行车产业链获得了订单,政府减少短途交通的投入。

 

通俗地说,在“共享单车”这桌麻将里,四个人都赢!

 

特别是以摩拜为首的共享单车平台,有机会成为最大赢家。

 

图片[2]_专利之殇:他明白了专利,学费是300亿_知识产权零距离网(IP0.cn)


 

2 “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图

 

“共享单车”是一门绝佳的流量生意。正如阿里基于电商流量,孵化出电商平台、物流和金融支付的帝国;腾讯基于社交流量,孵化出游戏、金融支付和社交帝国。摩拜也有机会基于交通流量,既能收取租赁费用和押金(流量变现),也能孵化出电商、金融支付、广告和社交平台。

 

基于流量,企业能孵化出N种可能,企业有无限的增长空间。所以,互联网企业看到流量,就像鲨鱼看到了血

 

摩拜2015年成立,截止2017年,短短两年,企业估值就涨到30亿美元。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也从2016年的12.3亿暴增到2020年的300亿。

 

共享单车企业的估值越贵,手握专利的顾泰来的血压就越高。

 

最后,美团收购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潇洒离场。

 

好事的自媒体借此写了篇刷爆朋友圈的毒鸡汤《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看到后辈都发财了,顾泰来作为共享单车的前浪,似乎被时代抛弃了。

 

那么,他会坐以待毙吗?

 

当然不。

 

03.杀鸡儆猴:顾泰来的专利狙击

 

2017414日,永安行收到好消息。它已通过证监会审核并获得上市批文,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永安行董事长孙继胜喜笑颜开,“共享单车第一股”的美名即将花落他家。

 

三天后,事情风云突变。

 

顾泰来以“专利侵权”为由分别在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永安行。

 

除此以外,它还向证监会、中纪委、上交所以及部分媒体等实名举报永安行侵权。

 

顾教授既用了法律武器,也用了舆论武器。这阵势,是要对永安行痛下杀手!

 

迫于舆论的压力,55日,永安行董事长孙继胜决定暂缓IPO!他给股东挨个打电话解释,多次提到“我非常痛苦”,然后是一声接一声的长叹。

 

或许有读者会问,明明摩拜和ofo的名气比永安行大得多,为什么顾泰来偏偏要找永安行的茬?

 

因为在2017年,ofo和摩拜的体量远不及永安行。秉着“擒贼先擒王”的斗争原则,在“共享单车”的贼窝里,永安行就是那个王。

 

顾泰来杀一儆百,这个百就包括了后起之秀ofo和摩拜。

 

很快,苏州法院的判决下来了,判定永安行并未侵权,驳回顾泰来所有诉讼请求。永安行赢了,顾泰来输了。

 

输了官司的顾泰来非常不服。接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顾泰来不愧是文化人,发布会主题名称都讲究对仗工整——“单车可以共享,专利不可共用”。接着,又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永安行。

 

或许永安行想着花钱消灾,官司打赢了却主动找顾泰来和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内容包括:永安行向顾泰来支付65万元和解款。此外,每年630日,永安行向顾泰来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计算方法为永安行投放车辆低于100万,每辆车每日要付给顾泰来3分钱。超过100万,每辆车每日要付给顾泰来1分钱。

 

钟老板算了一笔账。以一百万辆为例,永安行要每天支付1万元给顾泰来,一年要支付365万。何况永安行要投放的单车数量远不止100万辆,做共享单车的企业也远不止永安行。保守估计,顾教授的专利许可费年入千万不是梦

 

这够钟老板吃50万顿沙县小吃。平均一天三顿,我要从明朝吃到2021年。

 

在搞定完顾泰来后,永安行于2017817日顺利上市。

 

就在顾泰来美滋滋地等着186月份,永安行会将专利许可费打到账上。左等右等还不来,最终发现自己等了个寂寞。

 

原来,永安行在上市完后过河拆桥。成立子公司进行“共享单车”的项目。

 

也就是说,在永安行名下的共享单车数量为0

 

那么,给顾泰来的专利许可费也为0

 

图片[3]_专利之殇:他明白了专利,学费是300亿_知识产权零距离网(IP0.cn)

3 剧照

 

这不欺负老实人吗?!

 

于是顾泰来又去法院申请仲裁,目前案件还在仲裁过程中。

 

永安行与顾泰来的爱恨情仇,对吃瓜群众而言固然精彩。但在个人层面,我是非常同情顾泰来的。专利侵权要是法院能解决,也不至于他跑去证监会、中纪委和媒体,腿都跑断了,喉咙也喊沙哑了。同情归同情,但我并不认同顾泰来的做法。

毕竟通过闹事解决问题,干嘛还要法律?

 

吵架,也要讲基本法。在没有事实依据和不了解法律的情况下就随意扣帽子,就是不讲武德。

 

作为业内人士,顾泰来败诉,并非司法不公,法院也没错。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就四个字——专!利!质!量!

 

04画蛇添足:博士也不懂专利法

 

顾泰来作为世界名校的博士,并且作为入选了“千人计划”的海归专家。其智商、知识和能力都是远超常人,是钟老板仰望般的存在。

 

但圣人千虑,必有一失。钟老板在此可以斩钉截铁地说:2010年的顾博士不懂专利法,为顾博士写专利的代理人也不懂专利法。

 

一般来说,代理人写专利是沿着“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技术效果”的逻辑脉络撰写专利。

 

在《无固定取还点的自行车租赁运营系统及其方法》的发明专利中,顾泰来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随地取车,随地还车。

 

技术方案包括了:用户终端(如手机)、自行车、运营业务管理平台和车辆搬运系统

 

用过共享单车的小伙伴都知道,通过用户终端和运营业务管理平台,我们就可以随地取还车。对于该问题,车辆搬运系统是多余的,非必要的技术特征。

 

根据顾泰来的说法,车辆搬运系统是用于提高自行车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没人用的“死车”。

 

在专利法中,专利的保护范围主要看权利要求书。代理人在权利要求书的独权中加了“车辆搬运系统”,这可要了命。

 

就是这画蛇添足,让本专利从虎变成了猫,从龙变成了虫,专利的保护范围从辽阔的草原变成了狭窄的针尖。

 

按照毛主席的说法,顾泰来的专利代理人没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本专利中,主要问题是随地取还车,次要问题是提高自行车的使用效率。代理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写法,使得专利的保护范围无限缩小。

 

然后,在专利法中侵权判定讲的是“全面覆盖”原则。也就是说,只有永安行等共享单车公司的技术方案包括用户终端、自行车、运营平台和车辆搬运系统,缺一不可,全面地落入了专利的保护范围,才能认定侵权。

 

但是,在现实中,共享单车的搬运是依靠第三方去完成的。共享单车公司的技术方案中根本不包含车辆搬运系统。根据“全面覆盖”原则,顾泰来的专利并未全面覆盖永安行等共享单车公司的技术方案。

 

所以,判定永安行专利侵权,比中彩票头奖还难。这也是为什么专利授权了,却告不了侵权的原因。

 

据统计,2020年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已达300亿元。顾泰来本可以凭着这一专利成为共享单车界的教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掌握着ofo、摩拜和哈罗单车等众企业的生杀大权。


图片[4]_专利之殇:他明白了专利,学费是300亿_知识产权零距离网(IP0.cn)

                           图4 共享单车行业数据

 

但因为代理人和顾博士本人的疏忽,一失足成千古恨,丢掉了共享单车的帝国。顾博士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连永安行60万的专利费用,都是吵架吵回来的……

 

相信现在顾博士对“全面覆盖”有很深的了解,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顾博士明白了专利,学费却是300亿。

 

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专利质量的概念,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好的技术方案,好比前凸后翘的妙龄女郎,一个好的专利代理人好比手艺绝佳的裁缝

 

好的裁缝会根据用户的身材量体裁衣,做出来的衣服既能保护好用户的身体(即技术方案),也能凸显出用户的身材(即发明点)。

 

多一分太肥,少一分太瘦,一切都刚刚好。

 

顾泰来的专利代理人是一个蹩脚的裁缝,直接把床单披在了顾泰来的身上。即让穿衣服的行动不便,又把顾泰来的“好身材”给埋没了。

 

05:质量管控:借我一双慧眼吧

 

专利质量把控是一个宏大且复杂的命题。

 

我觉得可以用“找对象”的思维去做质量把控。

 

比如,小姐姐们在选择“潜在对象”时,一般都会和闺蜜聊一聊,让闺蜜给把把关。放到知产里,企业聘请IPR(知产人员),内部的知产人员,就是研发人员的“闺蜜”,审核专利质量,看专利代理人靠不靠谱。

 

又比如,钟老板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然是小姐姐们优质的“潜在对象”。放到知产里,研发人员可以找业界闻名的资深代理人。老司机开车,一般比较稳。

 

                                 图5 剧照


再比如,小姐姐们的亲朋好友都认识钟老板,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无不对我交口称赞。所以通过亲朋好友的背书,钟老板大概率还是靠谱的。放到知产里,发明人可以看事务所的客户质量。由于大客户比如华为,内部都有IPR,严格审核专利质量。所以找一些有大客户做品牌背书的代理事务所,专利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最后,再总结顾泰来的遗憾。

 

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好吗?

 

好!

 

顾泰来有专利意识吗?

 

有!

 

顾泰来的专利授权了吗?

 

授权了!

 

顾泰来的创新受保护了吗?

 

没有。皆因专利质量不过关,因为一个专利上的失误,葬送掉了“钱途”。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愿顾泰来之后,再无“顾泰来”。

 

完。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知产钟老板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It doesn't matter how slow you are, as long as you're determined to get there, you'll get there.
不管你有多慢,都不要紧,只要你有决心,你最终都会到达想去的地方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