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毛选指导IP工作?

今年恰逢我党建立100周年,一个1921年成立的政党,一支1927年创建的军队,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最终夺取全国政权。而对手掌握全国资源,掌握国外援助,掌握一切执政者所能掌握的优势,竟然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全盘崩溃,灰飞烟灭。这个党和军队的力量的真谛在哪里?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毛泽东选集》作为红色经典,凝结了先辈们的思想精华,给予人方向和希望,其中的许多名篇传诵至今。

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林彪同志认为我党弱小,军阀和国民党强大,对革命前景感到悲观,但通过毛主席的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

再比如《论持久战》中,东北三个月沦陷,恐惧于日军强大的军事实力,许多人对日军侵华表示悲观,此时又是毛主席站了出来,论证为何日军必败,而我军必胜。
钟老板在两年前第一次接触到《毛选》时,感觉太深奥,读起来云里雾里。随着对我党历史了解的加深,慢慢地汲取到了《毛选》中的营养,今天和大家分享我收获最大的一篇文章——《实践论》

01

《实践论》中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对事物的认识都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理论依赖于实践,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3)学习实践论的目的不仅于认识世界,还在于改造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和再认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实践和认识都上升到更高阶的程度。

便于解释,每个观点我都举个例子。

在第一个观点中,比如初生的婴儿,对于美丑没有概念,只是看到钟老板会很愉悦,看到僵尸会很恐惧,随着看的次数多了,每次看到钟老板都很愉悦(感性认识),脑子里就建立起“帅哥”的概念(理性认识)。

在第二个观点中,比如古代的皇帝个别喜欢斗蛐蛐,同样是玩物丧志,为什么他们不玩吃鸡(一种手机游戏)?因为那时并不存在电子产品,所以哪怕是后宫佳丽三千,奇珍异宝无数的皇帝,娱乐活动中从来没有玩手机游戏这一选项。

在第三个观点中,比如跳水天才全红婵,如果只是看郭晶晶的跳水录像,她会知道跳水的理论知识,但只有通过无数次的训练,她才能成为奥运冠军。

所以,我对实践论的理解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只读书,不实践,等于白读;只实践,不读书,等于蛮干。

02

简单介绍完《实践论》的背景,回答开篇的问题——如何用红色经典指导IP工作?
人对未知的东西本能的恐惧,加上二十多年按部就班的学校教育,我们已经习惯了做好准备再上战场,习惯了准备两个月考期中,再准备两个月考期末。

但职场不是这样的。往往在我们还没准备好时,任务就飞过来了。你可以说“我不会”、“还没准备好”的理由拒绝老板,耐心的老板会请你去办公室喝茶,狠心的老板会请你吃炒鱿鱼。

人生不像做菜,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才能下锅。

《实践论》提高了我对“认识”的认识——人对事物的认识都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因此,实践论改善了我对未知的恐惧,将口头禅从“我不会”变成“我不会,但我可以学”。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华罗庚这样的数学泰斗,也是从1加1开始学起的。

克服恐惧心理或抵触心理是第一步,接下来再具体谈谈如何提高对新事物的认识。
专利代理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接触到许多新技术,为了追求最大的保护范围,我们在撰写专利时,需要对技术方案做上位,也就是高度概括(即实践论中的“理性认识”)

让我们再重复一次毛主席总结的规律——人对事物的认识都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基于此,为了提高自己对新方案的认识,根据《实践论》,我摸索到这一套认识方法——背景→问题→方案→例子&图片。

背景→问题→方案→例子&图片的过程,就是建立新事物的感性认识的过程。

通过背景和问题,我们熟悉了问题的来源;通过方案和例子,我们熟悉了解决问题的发明构思和实施例,由此对事物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通过例子和图片,我们对技术方案的多个实施例均建立了感性认识,对他们的共性做总结,产生了理性认识(即概念)。

以“无线传输”为例子。

背景:计算机设备之间通过数据线传输数据。
问题:当数据线损坏,或没有数据线时,无法传输数据,数据传输可靠性差;
方案:一种无需数据线的数据传输方式;
例子:蓝牙传输、WiFi传输、Lora传输和云传输。找到四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共性——无线传输,从而建立起对技术方案的理性认识(即“无线传输”),完成了技术方案的上位。

可能有读者会问,钟老板,你不是故弄玄虚吗,我们写专利就是按照这逻辑写的。
是的,写专利是按照这逻辑主线写的,但和发明人沟通往往不是这逻辑。

在和发明人沟通的过程中,代理人很容易被发明人带节奏,背景、问题和方案都说得很简单,往往是代理人背景没搞懂时,发明人跟你讲问题,问题没搞懂时,发明人就跟你讲方案。一场沟通下来,时间也花了,但效果不如人意。

所以,通过《实践论》,我建立起自己和发明人的沟通节奏:对,我就是不懂。所以,背景没聊完,我们不聊问题,问题没聊完,我们不聊方案,方案不聊完,我们不聊例子,发明人,Please follow me!

03

过去几年,包授权发明还是挺挣钱的,一个能卖好几万。

在以前的实践中,从申请流程到方案编写,有些小伙伴形成一套快速授权的理论。
申请流程无非是研究怎么走预审和优审,方案编写无非是如何把方案写偏写细,独立权利要求能写两页纸,让审查员找不到对比文件。

这套理论以前好不好使?好使。但随着国家严打非正常申请,这套“致富经”开始失效了,再按照这套理论去写包授权发明,很可能就撞到非正常申请的枪口上。

这就引申到主席在实践论中提到的观点——理论依赖于实践,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理论要变,是因为实践变了;实践要变,是因为客观环境变了。

在《实践论》中,主席阐述其背后的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专利的大环境已经开始从“强调数量“往”强调质量“转变,非正常申请的严打因此而生。

但许多同行对行业的认识和专利的撰写水平都停留在过去的水平,埋怨老天爷砸饭碗。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他向后拉,开倒车。

非正常申请像是审查机体上的脓包,浪费着国家的审查资源。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不惜以打击正常专利为代价,就像杀死癌细胞,不惜杀死正常的细胞。

我一直认为严打非正常申请,是件好事,使得专利回归初衷。虽然钟老板也被误伤过,但认为这是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所以我的观点是——关于非正常申请,不要讨论做不做,而是讨论怎么做?

04

最后,用主席最后的观点做个收尾——学习实践论的目的不仅于认识世界,还在于改造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和再认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实践和认识都上升到更高阶的程度。

于我而言,学习二字需拆开理解。

学,是阅读,是知识的输入;习,是实践,是知识的输出;两者好似风火轮,相辅相成。

阅读毛选,为我的实践作指导,通过实践,加深对毛选的理解和消化,让我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寸进。

学习实践论,并不能让我一下比别人知道更多,也不能让我一下变得全知全能,面对新事物,新形势时,让我有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减少学习新事物、适应新形势的摩擦。

没有人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呼呼大睡。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是而已。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知产钟老板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