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审查员的“可以预料”转变成“不可预期”?

在答复创造性审查意见时,申请人经常会碰到如下审查意见:因为区别特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或“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或“本领域常规技术选择”、或“效果可以预期/预料的”,所以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不具备创造性。

遇到此类问题,申请人常有疑惑该如何应对:

图片[1]_如何将审查员的“可以预料”转变成“不可预期”?_知识产权零距离网(IP0.cn)

下面小编就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谈谈“效果可以预期/预料的”类型案件的答复策略和技巧。

案例:本申请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含有甘油辛酸酯和辛酰羟肟酸的复配防腐剂,其权利里要求1限定的内容如下:

含有辛酸甘油酯和辛酰羟肟酸的复配防腐剂,其特征是,该防腐剂是由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辛酸甘油酯15%;
辛酰羟肟酸 5%-12%;
二元醇 73%-85%;

根据公知常识:辛酰羟肟酸在护肤产品中的溶解性不好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因此申请人在答复时着重强调的是配方中辛酸甘油酯+辛酰羟肟酸+二元醇的组合对辛酰羟肟酸的增溶作用。

但是,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辛酸甘油酯具有加脂、保湿、除臭作用,为膜活性成分,可降低表面张力,提高润湿性,可增强有机酸或其他原料的防腐性能,其推荐用量为0.01-10%,0.1-6%更佳,0.5-3%最佳。

基于此,审查员还指出辛酸甘油酯具有表面活性是本领域公知的,因此其能够增溶辛酰羟肟酸的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图片[2]_如何将审查员的“可以预料”转变成“不可预期”?_知识产权零距离网(IP0.cn)

针对这一问题,小编绞尽脑汁、查阅了大量文献,终于找到了蛛丝马迹:

1、关于用量

本发明中公开了辛酸甘油酯在防腐剂中的用量为15%,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用量推荐是0.01-10%,0.1-6%更佳,最好是0.5-3%。

2、关于技术效果

对比文件2公开的是,使用辛酸甘油酯作为膜活性剂;

但,本发明中辛酸甘油酯所起的作用为增溶作用。

3、非显而易见性

(1)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并非所有表面活性剂都有增溶效果,一种表面活性剂也并非对所有物质都能发挥增溶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是通常HLB值在13-18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增溶作用,例如吐温80、吐温20、吐温40、SDS的HLB值分别为15、16.7、15.6和40,这几种物质是公认的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而HLB值低于10的表面活性剂的通常被认为不具有良好增溶效果,例如HLB值在3-6的表面活性剂通常被用作乳化剂,而不是增溶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面对要增溶辛酰羟肟酸这一技术问题上,应当有动机的选用例如吐温20、40、80或SDS这一类HLB值明显高于13的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而不可能想到采用通常不被作为增溶剂的HLB值仅为4.7的辛酸甘油酯。

(2)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是即便是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其在体系中的浓度需要达到超过其CMC值时,才能发挥其表面活性效果。以本发明应用实施例2为例,其中配方1的防腐剂中辛酸甘油酯的含量为1%,防腐剂添加量为0.6%,可以确定的推算出,该保湿面膜液中,辛酸甘油酯的浓度为0.01g/L,而辛酸甘油酯的CMC值则为0.8g/L,明显高于本发明中的辛酸甘油酯的浓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面对要增溶辛酰羟肟酸这一技术问题上,也应当有动机地采用高于0.8g/L的辛酸甘油酯浓度;而不可能采用低于其CMC值的浓度来发挥其增溶作用。

而本发明采用15%辛酸甘油酯+1-15%辛酰羟肟酸的特定配比,意外地发现,在该配比下,原本不被认为具有增溶作用的辛酸甘油酯在低于其CMC值的浓度下竟然对辛酰羟肟酸具有明显的增溶效果。

综上,就增溶辛酰羟肟酸这一技术效果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公知常识不可能得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不可能预测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发明是否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效果是否可以预期/预料,以及是否克服了技术偏见和技术难题均是审查员对这类案件重点考虑和分析的内容,申请人应当从上述角度对发明的创造性进行有说服力的答辩,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进行推理分析,从而作出客观的创造性判断。

– End –




墙裂推荐



邀你参加丨精金石&成都高新区:中国专利奖专题培训会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


图片[3]_如何将审查员的“可以预料”转变成“不可预期”?_知识产权零距离网(IP0.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精金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