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球40余件新冠疫苗专利,其中中国申请19项精小石4年前发布关注0470 7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沪参加上海科技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时说:“放心注射国产疫苗”!钟南山表示,中国的全病毒灭活疫苗,对感染、肺炎、重症的保护率都是有效的,所以放心注射国产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都有效。同时声称,目前中国有71个疫苗正在研发,9个已经可以应用,其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 那么您打疫苗了吗?截止7月1日,我国国内疫苗接种剂次已达到12.3亿针,您是否已经光荣的接种了其中的一剂,接种是哪种疫苗呢? 目前,国内疫苗从种类上看有三种,分别为灭活疫苗、灭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三种疫苗研发单位和接种方式的区别如下: 从技术原理的角度,这三种的区别在于: 灭活疫苗(Vero 细胞)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将其灭活。灭活疫苗既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又叫腺病毒载体疫苗,是指以腺病毒为载体,把腺病毒基因中的一部分基因替换成刺突糖蛋白基因,也叫S蛋白的基因,这个过程就是重组。S蛋白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关键蛋白,将S蛋白重组到腺病毒载体上,腺病毒也具有新冠病毒的特征。接种到机体后免疫细胞会生产出专门针对新冠病毒S蛋白的抗体,并且保留一部分免疫细胞,就是记忆性的免疫细胞。在新冠病毒真正入侵的时候,记忆型的免疫细胞就可以产生大量针对S蛋白的抗体,阻断新冠病毒侵入细胞,新冠病毒无法进入人体细胞就无法增值,最后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细胞消灭。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别名重组亚单位疫苗。其技术原理和已经运用很成熟的乙肝CHO细胞疫苗是类似的。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有病毒的抗原蛋白(RBD蛋白)的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 从安全的角度,无论是重组疫苗还是灭活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 那么疫苗研发的进展情况如何呢?从专利申请的角度,下面做个简单的分析: 根据incopat专利数据库的公开信息可知,今年上半年全球又有40余件相关技术被申请了专利,其中中国专利申请19项。 钟老在演讲中谈到“中国研发疫苗看起来比较慢,非常困难!” “为什么我国的疫苗研发看起来比较慢,因为在中国由于防控有效,我们没有办法在中国做第三期临床实验,因为没有病人了,所以三期临床试验只能在国外做。”钟老的原话! 这恐怕是我迄今为止见过最牛的国家级“凡尔赛”现场了。 在2021年1月1日以来的专利申请公开信息中,从技术构成上看,集中在A61K小类中,中国是专利技术全球分布的主要国家。 技术构成 技术全球分布 从专利的申请人看,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生物、昆明医科大学等单位。 申请人分布 从技术功效价值角度分析,研发重点集中于免疫力、效率和安全性的提升上,这三种技术功效也是疫苗接种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以上内容即是对专利申请信息做的介绍。 疫苗的研发,需要大量的后援资金,同时浓缩了诸多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新冠疫苗研发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一方面体现了科研人员的研发水平,另一方面,更体现了人们抗击疫情的决心。 最后, 还没有接种的朋友, 让我们一起苗苗苗~~ 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精金石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THE END谈专利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点赞0 分享QQ空间微博QQ好友海报分享复制链接收藏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