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知识产权(三)

李金波:推动家电产业提质增效

  “如果是百分制的话,我给自己打80分吧!”谈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表现,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创新研究院主任李金波如此评价。


  今年是李金波第五次参加全国两会,5年来,他一共提交了25份建议,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是其关注的重点话题。今年,他再次将目光瞄准自主品牌“走出去”,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家电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生产规模一直稳居世界首位。2021年,我国家电出口额超过987亿美元。但由于我国家电产业起步晚、品牌影响力不高,过去一直依靠薄利多销、以量取胜的市场策略参与国际竞争。


  “前些年,我国家电企业主要为国外知名品牌代工,在海外市场的商标布局意识较弱,没有积极培育和打造自主品牌。”李金波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家电市场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给我国家电品牌开拓海外市场带来了机遇。疫情的反复使得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逐渐改变,家电市场线上销售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消费者在线购物后的体验分享带来口碑效应,非常有利于品牌宣传推广。


  “线上渠道不仅是我国家电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的快捷通路,也是企业进行品牌经营的高效渠道。”李金波建议,我国家电企业应抓住市场机遇,注重提质增效,提升家电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李金波表示,品牌不只是简单的企业LOGO,其背后蕴含着商誉,代表了厂商对产品品质和服务的保证。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推广自主品牌,需要面对多方面挑战,比如用户研究、渠道搭建、品质、物流、售后服务保障和当地政策法规研究等。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李金波建议,我国应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家电品牌深度参与全球竞争,并通过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帮助家电企业摆脱当前面临的诸多困境,为我国家电产品进军国际高端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国家电企业还应提升产品品质,做好商标布局,加强品牌宣传,提升消费者认知度,并在遭遇侵权时积极维权,维护品牌形象。

刘中民:探索科技成果证券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科技促进产业发展,让社会资金反哺科技创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表示。


  “我国存在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科技创新成果形成之前研究经费普遍不足;另一方面,有限的科研经费做出的科技成果不接地气、难以转化。”刘中民表示。


  在刘中民看来,对于面向市场的研究,其早期研究经费应该更多地由社会资金支持,公益性研究或纯基础类研究才应完全由政府资金支持。但是,当下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债权融资多集中在研发过程末期和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阶段,社会资本在相关规定尚不完善的大环境下,更倾向于支持已确权并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科研成果和相关产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研究只要有进展,就应该能体现出价值。”刘中民认为,可以参考科技成果鉴定过程,在小试、中试等阶段均由第三方给出公允评价,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并定期公开资金用途,解决面向应用类科研的研究经费问题。


  经过思考,刘中民提交了关于探索科技成果证券化,促进社会资本向科研投入的提案。他建议,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证券化交易平台,引导社会资金介入科技创新全过程。以份额化的科技成果作为交易标的物,能够将简单的“买卖双方”关系,变成多方共同参与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应包括科学技术评级、信用增信、发行、托管银行等机构,全链条支撑技术研发方、投资方、产业实施方等充分接洽,降低投资参与门槛,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规避重大风险,合理分担不确定风险,健全相关金融优惠与补偿机制。


  刘中民表示,科技成果的评价是科技成果份额化交易的基础。科学技术本身具有较大的未来收益不稳定性,国家有必要引导金融资金通过证券化介入,推动建立一套规范和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严把第三方评估,即:筛选出有明确适用背景和应用前景的科学技术,并科学评估该技术在研发过程及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与价值。


  “这是我作为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建议,其利弊还有待综合性分析研判,其中还要落实好资产证券化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强诚信建设,让资金切实投入科技创新。”刘中民说。    

张天任:完善知识产权融资体系

  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3098亿元,融资项目达1.7万项,惠及企业1.5万家,同比增长均为42%左右——2021年,我国质押融资成绩亮眼,如何继续发挥知识产权价值、创新融资模式?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融资体系,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建议”。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强调,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健全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鼓励开展各类知识产权混合质押和保险,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


  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机构也纷纷创新性地推出知识产权金融产品,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融资金额逐年提升。张天任经调研发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价值评估难,知识产权价值受市场供需、技术更迭、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二是处置流转难,在贷后阶段,当债务人无法按约定清偿债务,知识产权质押物需要变现时,不仅会遇到贬值风险,还可能遇到流转难题;三是风控难度大,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属于额度小、风险大、收益低的项目,在缺少风险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权益无法得到很好保障,开展融资贷款的内生动力较弱。


  张天任表示,为了更好地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最后一公里”,我国应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整顿评估市场秩序,统一评估制度和评估标准,运用科学评估方法精准判断质押资产的价值;建立统一的质押融资交易平台,简化质押登记程序,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建设知识产权评估数据平台,推进建设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是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有效举措。为了有效化解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张天任建议,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引导作用,鼓励开发创新型的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积极引导企业为质押融资购买保险,引入第三方融资质押担保机构,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分担贷款违约风险;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调节作用,如设立政府担保基金、风险补偿专项基金等,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后顾之忧。   

高亚光:知识产权保护需协同发力

  “在城市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障作用尤为重要。”全国政协委员、无锡市副市长、民盟无锡市委主委高亚光表示。


  从企业技术人员到城市管理者,高亚光经历过公司技术被侵权的无奈,也调研过基层创新成果保护工作遇到的难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有着深切的体会。她表示,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这些政策措施在基层同等、有效地落实是关键。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要求,健全统一领导、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这一点十分重要,应当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对于区域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高亚光表示。


  在实践调研中,高亚光发现,当前区域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还存在各地法规执行标准不一、联合执法信息不畅通、司法审判供给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高亚光认为,当前,包括无锡市在内的长三角地区着手构建的区域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疏通堵点方能进一步推进。为此,她建议,由各级人民政府及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联合各级法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统一执法及司法尺度。建立资源共享、线索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定期反馈执法及司法标准的实施情况,优化细化司法行政标准,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协作。


  她同时建议,设立区域内线索与信息共享、协作或移送办案、协助调查与执行的有效通道,推动检验、检测、鉴定结果互认,提高联合执法效率;进一步布局增设区域性知识产权法院或知识产权法庭,深化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的试点工作,组建速裁审判团队,满足区域知识产权纠纷的审判需求;构建以区域性专门审判机构为核心的统一跨区域立案机制,发挥跨区域巡回审判、远程审判、统一管辖等职能;在区域内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等平台,多措并举做好区域间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


  “推动区域间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同保护,将对城市的创新能力提升、招商引资带来积极影响。这项工作有待进一步走向纵深,在行政和司法的具体实践上得到落实。”高亚光说。   

(冯飞 吴珂 |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辑:汪诚,美编:王镇杰,审读:蔡莹 孙雅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国家知识产权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