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杰:航天创新开拓“后冬奥”赛道
冬奥赛场上,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完成飞跃的跳台旁,有一款气象设备正在进行“秒级”风监测,每秒提取一次风向、风速数据。该设备便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下称二十三所)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自动气象站。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介绍,为服务冬奥赛事,二十三所研发了自动气象站、便携式雪温雪状观测仪、毫米波测云雷达、风廓线雷达等多款专利产品,并在冬奥赛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冬奥赛事的顺利进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马杰建议,让航天领域的新技术和产品能在“后冬奥”时代开辟更多“赛道”。
为了给北京2022年冬奥会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二十三所从2014年便已开始行动,在延庆、张家口及海坨山附近陆续布设160多套自动气象站、雪温雪状观测仪、风廓线雷达、气象探测装备,为气象部门提供了涵盖从地面到高空不同要素的组网式气象数据服务。
马杰介绍,布置于海坨山顶的毫米波测云雷达是目前实现云精细化探测的有效装备,已经持续6年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积累降雪观测数据。它通过对云的持续自动化观测,对低云、降雪、雾等低能见度天气实时监测,提供预警,并对人工影响天气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雪温雪状观测仪是专门为冬奥会研制的设备,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产品的研制中,采用近红外三维成像技术获取雪面信息,通过机器学习对雪的状态实现分类,该技术是国内外首创。”马杰介绍,为了保障气象设备不被现场低温环境影响,二十三所研制了新型加热型风传感器,采用高效节能的加热部件,配备智能算法精准温度控制,使自动气象站的风传感器可以在-30℃的气温下正常工作,保证风数据的准确性。
“后冬奥”时代,众多专利产品如何开辟“赛道”?马杰表示,目前,气象服务已经不局限于气象预报等公共产品,除了灾害防御等传统需求外,旅游出行、生态环境、康养保健、能源电力、高效农业、体育竞赛等,处处都需要更精细化、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远远超出传统公共气象产品所覆盖的范围。
“气象数据就像盐,各行各业都需要。”马杰表示,航天气象科技成果及其在冬奥会的应用经验和解决方案,将在各个方面发挥更大效益。
董明珠:推进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专门化
“健全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优化审判机构布局,完善上诉审理机制。”针对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下称《纲要》)提出了明确要求。
如何健全知识产权审判组织,完善上诉机制?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议。
董明珠认为,目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其必要性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建设的重视。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健全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完善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抓紧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纲要》提出,实施高水平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建设工程,加强审判基础、体制机制和智慧法院建设。《“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资源配置,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案件上诉机制,完善专门法院设置。
其可操作性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以来积累的制度经验。“两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积极作为,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裁判标准得到有效统一,审判质量效率大幅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董明珠表示,设立独立的国家知识产权法院,有利于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环境,有利于推进知识产权实现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和法官专业化,进而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和全球知识产权治理领域的主导权。
鉴于上述分析,董明珠建议,我国应尽快实现从“知识产权法庭”到“知识产权法院”的跨越,充分保障知识产权审判的专业性和专门性。同时,完善知识产权法院的相关配套机制,加强对相关人员、机构的物资保障;加强对国家知识产权法院建设的宣传力度,提升全体公民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
周云杰:数字经济呼唤完善数据法规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性生产要素,安全有效地推动数据利用、共享和流通,挖掘数据价值,将快速释放数据生产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数据是当今时代基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数据的充分流通是挖掘数据资产价值的必经之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充分激活和挖掘数据,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新引擎’。”
在实践中,数据的“引擎”作用正在凸显。《“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对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提出明确要求。浙江是我国首个为数字经济立法的省份,并在数据运营方面实现了突破。2021年9月,我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落地杭州,一家企业通过数据资产质押获得银行的100万元授信。今年初,浙江又有3家企业依靠数据知识产权获得1400万元质押融资,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虽然数据知识产权运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周云杰经调研发现,我国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诸多难题,数据交易面临着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等“五难”问题。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上,周云杰提出了制定与修改数据资产流通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我国应在民法典中增加关于数据产权保护相关的规定,加快推进数据资产确权,明确个人、企业、政府部门对于数据的不同权益边界。”周云杰建议。
在周云杰看来,要想促进数据流通和使用,我国应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数据交易规则及标准。“在数据交易的规则方面,可以从交易主体、交易数据、交易行为、交易平台、交易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等多个维度,规范数据交易过程中数据供应方、数据需求方、数据平台、数据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准则和权责划分。”周云杰建议,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与数据交易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于交易数据的格式、质量、数据源追溯、信息披露、匿名化技术等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易安全标准及技术标准,从而促进数据流通和使用。
(冯飞 |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辑:汪诚,美编:王镇杰,审读:蔡莹 孙雅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国家知识产权局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