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东
近日,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25个)。广东有4个案例入选,其中包括“广东省知识产权证券化助推创新成果市场价值提升”和“粤港澳联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
从2019年9月广州开发区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纯专利资产证券化产品以来,广东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创新税务管理、紧扣实体产业、发挥风险隔离等措施,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取得突破。
截至2022年9月,广东累计获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42只,获批金额逾75亿元,融资惠及企业超350家,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重点产业领域。从广州、深圳先行先试,到佛山市率先落地全国首支由地级市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广东模式”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不断走向纵深。
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大湾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下,自2019年起,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联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知识产权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广东省内地级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以下简称“湾高赛”),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吸引内地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1998个项目参赛,涉及专利总量超过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0%以上。湾高赛通过赛训、赛宣、赛投结合方式,为参赛主体提供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等全方位支撑服务,引导参赛主体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及布局,提升参赛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助推一批参赛项目转化落地。
广东省知识产权证券化助推创新成果市场价值提升
以2019年9月广州开发区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纯专利资产证券化产品为起点,截至2022年9月,广东累计获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42只,获批金额逾75亿元。从广州、深圳先行先试,到佛山市率先落地全国首支由地级市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广东模式”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不断走向纵深。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顶层设计,突破政策瓶颈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如广州开发区修订出台“知识产权10条”2.0版,首创知识产权证券化扶持政策,对参与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现融资的企业,按照实际融资金额3%的年利率给予补贴,对发行主体按照实际发行金额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扶持力度全国领先。
二是创新税务管理方式。
广州开发区对专利证券化产品参照融资性售后回租相关规定,对资产转让行为不征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只对融资利息征收6%增值税。“证券化产品中的知识产权许可在税收管理中视为融资行为”提法已列入《广州市营商环境条例》《深圳科技创新条例》等政策文件中,为知识产权证券化进一步的复制推广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统筹推进全省工作布局。
在广州、深圳初期探索成果基础上,广东组织专家深入研究总结知识产权证券化经验,发布《广东知识产权证券化蓝皮书》,提出广东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路径建议和政策指引。佛山率先获批全国首支由地级市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二)紧扣实体产业,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服务民营科技企业。
已获批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惠及企业均为民营科技实体经济企业,有效解决科技企业抵押物不多、融资增信方式不足等融资难题,成为盘活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新型融资渠道。
二是支持战略产业发展。
已上市的多个证券化产品紧密贴合广东产业布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产业组织企业、构建资产池和专利池,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三是提供长期融资服务。
相对传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融资期限为3-5年,且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更有利于科技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或进行战略性布局,打开了科技企业中长期融资的全新路径。
(三)聚焦专利运营,助力科技创新
一是实现专利市场价值。
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以科技企业专利许可费用作为基础资产,科技企业的还款来源是专利许可费用,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知识产权独立价值的认可,有助于科技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创造高价值专利。
二是开创专利运营模式。
通过专利许可方式使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采用所有权、收益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的运营模式,破解了无形资产权益流动性不强的难题,为知识产权运营探索出新的发展思路。
三是发挥风险隔离优势。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资产剥离征信模式将企业专利资产金融价值独立分割,以及将偿债风险部分转移给具有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的发行人的风险保障机制,大幅降低坏账风险,增强市场信心,为科技企业和投资人提供安全保障。
二、实践效果
一是为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提供新的运营模式。
广东证券化产品包括知识产权二次许可和质押小额贷款两种模式,均为全国首创。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以企业专利许可费用、小额贷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构建独立资产池,将企业的知识产权与其他企业财产分隔,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知识产权独立经济价值的认可。
二是为服务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融资路径。
已获批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类型包括ABS资产支持证券和中小企业专项知识产权资产支持票据(ABN),融资惠及企业近200家,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重点产业领域。
三是为知识产权政策布局提供新的实践经验。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新型的知识产权金融产品,需要增信、担保、评估等市场服务流程的深度参与,以及知识产权、金融、财税、科技等政府部门的高效协同。珠三角地区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先行区建设,在证券化产品发行中行之有效的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已成为地方性法规条款,为知识产权证券化进一步的复制推广提供制度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深化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积极实践知识产权资本化新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市逐步铺开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范围,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在专利权证券化基础上,推广商标权证券化产品,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获得发展急需的资金。
二是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扶持政策。
优化和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参与知识产权证券化门槛及融资成本;探索完善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评价体系,降低知识产权公允价值获取成本。
粤港澳联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
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大湾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下,自2019年起,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联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知识产权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广东省内地级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以下简称“湾高赛”),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吸引内地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1998个项目参赛,涉及专利总量超过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0%以上。
一、主要做法
一是始终坚持高质量高价值导向。
“湾高赛”围绕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湾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征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培育布局优秀项目,并重点向发明专利组合倾斜;评价指标体系突出高价值核心专利导向;创新引入项目专利资产评估,落地项目优选专利资产评估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
二是始终坚持专利培育与专利布局相结合。
大赛的重要宗旨是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保护能力,通过大赛大力推广专利培育与专利布局相结合的理念,引导参赛主体科学规划自身专利培育及布局工作,推动企业构建更多高水平、有竞争力的专利组合。
三是始终坚持赛训、赛宣、赛投结合。
大赛面向广东全省各地市、面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进行全覆盖专利培育布局巡讲、培训,将大赛与专利能力培训、知识产权宣传、投融资相结合,调动各类创新主体、产业园区、专业服务机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等各方力量,为参赛团队提供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等全方位支撑服务,提升参赛团队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
四是始终坚持粤港澳三地协同推进。
大赛由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部门联合举办,将粤港、粤澳的合作,整合升级为粤港澳一体的三方协同合作,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深化了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协作。每次大赛从谋划启动到总结复盘,各环节粤港澳三方保持密切互通,齐心协力推动大赛顺利完成,增进了三方的互信及理解,提升了合作的密切度。
二、实践效果
一是树立了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和落地转化的标杆。
通过举办“湾高赛”,发现了一批创新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高价值专利项目,大赛组织安排优秀项目与投融资对接,推动了一批高价值专利项目在大湾区落地实施。
二是有效赋能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赛聚焦战略性产业领域,三届“湾高赛”获奖主体发明专利有效量近三年平均增速达到28.18%,累计新增质押融资金额70.21亿元,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打造了深化粤港澳知识产权合作的名片品牌。
港澳知识产权业界人士积极为赛事代言,三届“湾高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晋级百强36项、晋级五十强19项、获得金、银、优秀奖9项。
四是进一步优化了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生态。
大赛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大赛与文化宣传、专利培育、价值评估、投融资、转化运营等深度融合,推广高价值专利培育理念与实践,助推大湾区优化知识产权发展与运营生态。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广东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的部署,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质量导向,进一步提高办赛水平。二是突出转化运用,进一步提高办赛成效。三是扩大参赛范围,提升大赛国际化水平。
(来源: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微)
编辑:汪诚,美编:王镇杰,审读:蔡莹 孙雅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国家知识产权局
暂无评论内容